行业动态
突发!中美海运停航量创疫情以来新高,贸易航线迎“冰点时刻”
发布日期: 2025-10-14
阅读数: 369


2025年10月中美海运市场观察:历史性收缩与严峻挑战

 2025年10月,中美海运市场遭遇历史性收缩,班轮公司的停航规模攀升至新冠疫情高峰以来的最高点。供应链数据服务商project44的最新分析显示,当月中美航线计划停航次数激增至138次,其中中国至美国方向67次,美国至中国方向71次。这一数据已超越疫情期间的停航峰值,凸显出跨太平洋贸易通道当前面临的严峻考验。

企业微信截图_20251014094257


 此次大规模停航源于多重压力的叠加冲击。在政策层面,美国8月初生效的“解放日”关税,作为“现代历史上覆盖范围最广的关税举措”,严重干扰了中美贸易正常节奏,为全球供应链制造了巨大不确定性。同时,美国市场需求持续疲软进一步加剧了航运市场的萎缩。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美国自中国进口量同比下降27%,对中国出口量降幅更甚,达到42%。尤其在4月、5月等关键月份,进出口降幅均超过40%,货运需求几近枯竭。

 市场低迷态势直接传导至航运企业的盈利能力。当前中美航线货运费率已自2023年以来首破领先成本运营商的盈亏平衡点。以上海至美国洛杉矶航线为例,40英尺货柜报价跌至1220美元,两周内跌幅超30%,远低于1500至2000美元/FEU的行业普遍盈亏平衡水平。即便是行业龙头企业也未能幸免,如中远海控等公司美线收入同比下滑约20%。叠加美国301条款即将带来的新增港口费用,航运商的盈利空间正遭受严重挤压。

 面对危机,班轮公司普遍采取“取消航次”作为核心应对策略。除中美主航线外,停航潮已蔓延至其他区域航线:美国西海岸至东南亚航线停航数量同比猛增75%,中国至美国西海岸、东南亚至美国西海岸航线的停航增幅也分别达到46.5%和40.7%。资深供应链分析师Bart De Muynck指出,此次停航强度前所未见,实为船公司在关税扭曲的市场环境下维持运价的被动应对。然而,该策略成效存疑。咨询公司Linerlytica指出,尽管班轮公司推动10月中旬运费上调,但黄金周后服务恢复未能提供有效支撑,运价回升面临显著阻力。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波动已引发贸易格局出现微妙转变。作为中国替代供应商的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向美国的贸易量同比增长11%至81%,显示出采购分散化的早期迹象。但按国别划分的美国进出口贸易整体占比尚未发生大幅度变化,多数企业仍处于观望状态。投资银行杰富瑞则警告,当前疲软的现货价格可能对未来2026年的合同谈判产生长远负面影响。

 从疫情期间的运力极度紧张到当前的大规模停航,中美海运市场的剧烈反转深刻折射出全球贸易链条的脆弱性。未来航线能否逐步复苏,不仅取决于班轮公司的运力调控策略,更关键地依赖于美国关税政策的调整态势与终端贸易需求的切实回暖。然而,这两大核心变量的高度不确定性,持续为跨太平洋航运市场的前景蒙上阴影。




友情链接: 718-轨迹查询 | 系统下单 | 17track | 海关编码查询 | 优质物流 | 各国关税查询 | Matson | UPS | 美国FBA海运 | 加拿大FBA海运 | 小包专线 | FBA空运 |
Copyright © 2025 广东省远腾运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