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外媒报道,成千上万来自海外的包裹因特朗普政府近期调整的关税政策而滞留于UPS的美国分拣中心。新的海关申报要求大幅增加,导致部分包裹无法完成清关程序,被UPS“处置”或销毁,引发消费者的不满和担忧。
目前,受影响的包裹数量尚无法统计,多位消费者表示,他们的物品包括茶叶、望远镜、奢侈玻璃器皿、乐器等,部分价值数万美元的货物被延误或疑似销毁。一些物品甚至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如日记本、文凭和订婚戒指。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集中投诉,称UPS的追踪信息前后矛盾、更新混乱,且难以联系到客服确认包裹状况。
美国纽约一家报关代理公司表示,近期收到大量客户求助,试图了解UPS的清关流程和被滞留包裹的去向。一位来自英国的客户称,她在9月中旬寄往美国的个人物品被UPS两次通知“未能清关并已被处理”,随后又出现“已发货”的追踪更新,但至今仍未收到货物。
来自俄勒冈州的茶叶进口商Lauren Purvis透露,其价值超过12.7万美元的5批日本抹茶货物滞留在UPS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的国际分拣中心。UPS系统显示部分货物“未能清关并已处理”,随后又更新为“已清关并在运输途中”。Purvis强调,其货物资料和关税支付均符合规定,无法理解为何被判定为不合格而销毁。
UPS表示,问题主要源自美国新的进口规定。特朗普政府于8月29日取消“低价值商品免税政策”(de minimis),此前价值800美元以下的包裹可免税入境,如今需缴纳不同国家和产品类别的关税及附加费用,包括钢铁、铝材等原材料的原产地税费。这使得清关流程复杂且成本大幅上升,令个人寄件人和出口企业措手不及。
UPS解释称,正尽力遵守新规并加快清关进度。UPS数据显示,目前超过90%的包裹可在首日完成清关,剩余不到10%因资料缺失或信息不完整被延迟。
对于无法补全信息的包裹,UPS会尝试三次联系寄件人,若仍无法解决,将根据美国海关规定选择两种方式之一:一是退回寄件人(费用由寄件人承担),二是若寄件人未回应且无法清关,则视为弃件并进行处理。
UPS未说明所谓“处理”具体指销毁、退运或其他方式,仅强调该做法符合海关法规。
瑞典玻璃制品出口商Anni Cernea证实,其公司寄往美国的两件玻璃制品因未清关而被UPS正式通知销毁。UPS在邮件中称,因货物具有“易损性”,必须依照监管要求进行销毁处理。Cernea批评UPS未征得发货人或收件人同意便直接处理货物,表示将改用FedEx进行未来运输。
与此同时,关税调整也使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成本上升。到今年年底,美国消费者预计将承担约55%的关税成本,美国企业承担22%,海外出口商通过降价吸收18%,剩余5%可能通过规避渠道消化。
随着年终节假日临近,消费者担忧包裹积压和清关延误问题将进一步恶化。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事件可能对UPS造成严重的信任危机。若客户因政策混乱和货损问题转投其他快递公司,UPS的国际业务将进一步受挫。